扫描仪色彩管理

扫描仪色彩管理

还原稿件真实颜色,颜色校正从采集抓起

常见扫描仪校正应用

反射稿的扫描式大多数情况下用户的需求,如最常见的办公彩色复印,对颜色要求更高的是扫描仪的工业应用,如:艺术品复制、纺织业&墙纸业&木材业&陶瓷行业纹理复制、印前、包装工业图文采集、测绘及地图、档案、图书馆、博物馆数字存档等。 

与反射稿不同,透射稿是透明透光的材质。如广告灯箱片、菲林印刷图文采集、医疗胶片拷贝等,其应用相对反射扫描较少。

关于扫描仪的色偏

无论是桌面型还是大幅面平面型或是卷筒型扫描仪,其扫描原稿获取电子图像的原理类似于单反相机拍摄,原稿被扫描仪发光系统照射,激发其吸收并反射光线进入扫描仪的感光系统,扫描仪将此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RGB,进一步放大处理还原成电子图像。不同的扫描仪主要在光源、感光器元件、颜色处理转换引擎、位深度、速度、幅面、处理波动等方面有区别。

绝大多数的扫描仪在出厂前已严格完成色彩校准,但光电元件和光源会随使用条件和时间的推移等因素的变化有所降低或变动,从而影响扫描仪获取原稿的RGB信号值,这样就会出现扫描仪的色偏问题。但是相对于单反相机,扫描仪拥有更加稳定的光源和环境,所以相对而言,扫描系统会比拍摄系统具有更稳定的色彩一致性。

扫描仪与原稿

扫描仪还原原稿的颜色,色彩管理中会使用标准的色卡对扫描仪进行校正并特性,使其感光单元获取的RGB信号值和XYZ颜色值有一一映射关系

扫描仪与显示器

扫描的电子原稿在显示器上显示需要匹配扫描仪,实则就是显示器匹配实物原稿。这个过程需要分别对扫描仪、显示器进行色彩管理,然后做转换和匹配。

扫描仪与输出设备

扫描离不开输出,若要实现输出设备(打印机、喷绘机、印刷机)的输出效果和扫描原稿匹配,则需要分别对扫描仪、打印机做色彩管理,然后做转换和匹配。

扫描仪常用硬件指标

光源

影响白平衡、色偏、稳定性

相机/镜头

获取颜色的能力

速度

单次扫描速度

扫描精度

单次扫描图像分辨精度

除了以上列出的硬件指标,扫描仪还有其他重要硬件指标,如:分辨率、格式支持、图像变形率、幅面大小、软件功能

扫描仪色彩管理内容

检测

扫描仪硬件指标评估

定标/校准

基准设定确定,亮度、对比度、色温、白平衡、分辨率等

特性化

根据定标条件,特性化生成扫描仪的ICC文件

转换

加载至驱动或者扫描软件做后续空间转换工作

验证

加载目标进行验证校准后的颜色并提供报告